20080116.探訪三帖

題目:探訪三帖。作者:謝增錦。發表:2008年1月16日。字數:2,976。

禱告.天堂的感覺

我握著湯尼大哥跟春玉姐的手,開聲禱告,宛如在天堂。

時序過了冬至,門外夜色泛著攝氏十八度的寒意,手中暖暖的溫度,想想十個月前湯尼腦中風的情景,他在死亡的邊緣遊走,如今他已經可以眼動、手動、腳動、喉嚨出喉音,雖然還無法完整表達,但在我裏面盪漾著滿滿感恩的心情。

以前禱告,除了感謝、代禱,就是祈求,但我總是沒有仔細思量過,禱告本身就是一樁值得感恩的事。自己像個孩子,跟天上的父親說東說西,要這個、要那個,卻不曾為父親感恩,為父親垂聽我跟他說的話感恩,為自己能夠把心底的喜怒哀樂交託給他感恩。

看湯尼坐在輪椅上,他很想作什麼卻不能做什麼,而我想幫他卻幫不上什麼忙,但我可以跟他一起禱告,有時用大家通用的北京話,有時用湯尼在長老教會的閩南話,有時也用湯尼的母語四縣客家話,感謝上帝存留湯尼的生命氣息,感謝上帝每一天為湯尼所做的醫治及復健,感謝上帝安排許多親友、醫護、弟兄姐妹、公司同事、協力廠商、公司客戶、社團朋友等的愛心與扶持,感謝一籮筐,就是少了單單為「禱告」這件事,滿心歡喜、大聲宣告、嘴角泛著笑意、就是感恩地謝謝主耶穌。

不是嗎?──
禱告,得蒙神垂聽,真棒!未蒙神垂聽,主有祂的心意!
禱告,事情有進展,帥喔!事情沒進展,主有祂的打算!
禱告,病痛得醫治,好美!病未得醫治,主有祂的時間!
禱告,人能夠改變,奇妙!人未能改變,主有祂的帶領!

傳道書記著,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萬務都有定時,重點是一切都在主的手中,一切主都知道,一切主都是各按其時,成為美好,祂比我們更在乎祂所愛的人,祂知道最適合我們的是什麼,那麼我們還要擔什麼心?禱告,並不一定要按人的意思,其實只要按神心意成就,這才是天底下最美的事。

求主幫我們解決問題,好不好?當然好!按自己的意思成就,棒不棒?當然棒!可是我也得承認,若凡事都按我的意思,主對我而言,不過是「聽命行事」的神,不是「掌管天地萬物」的神;若是這樣,信主耶穌,跟信其它的神,有什麼差別?我若真能憑己意行事,成就萬事,那又何必信主?是呀!在我還沒禱告之時,創造天地萬物、無所不能的神,早已應許祂會看顧認識祂、順服祂的人,說到這裏,那我更應回轉成小孩子的樣式,抱持單純的心,跟主禱告。

每次來探望湯尼,每次都會跟他牽手禱告,而之前我不曾連續每週探訪病人,更不曾連續探訪中風的病人。眼前跟我一起禱告的弟兄,不會出聲、不能言語、不曾開口「阿門」,這樣的經驗開啟我──原來禱告的本質,就是來到天父面前,相信祂、仰望祂、交託祂,然後等候祂;這樣的體會,是我第廿四次探訪湯尼之後,才逐漸悟道明白的;所以禱告,就是把自己、把自己的心、把自己心中惦記的大小事情,帶到主面前,完完全全交給祂。

若在天堂,我想,主也會悅納我這樣的禱告。


約定.政大看楓葉

2007年2月間,昔時CBMC台北第六分會的弟兄打手機告訴我,湯尼中風送醫急救,舊日分會肢體相約齊聚湯尼辦公室,為他、春玉姐及家人同心代禱祝福;當時我在開車,準備赴約開會,不克前往,但回應我改天一定會探望湯尼。

後來,跟春玉姐聯絡,她說危急期間不便探訪,當時湯尼已從萬芳醫院、三軍總醫院作過各項緊急救治,以及必要的醫療動作,而後醫師放行,在家進行各樣長期復健的維護照顧;直到去年5月28日,我才得以見到已經遠離病危的湯尼。

湯尼,大我20歲的主內弟兄,是我1998~1999年在CBMC北六分會擔任會長期間的會友,我不曾忘記那段弟兄姐妹和睦同居的歲月,湯尼有一段期間常跟春玉姐,以及弟弟愛德華、弟媳碧菁姐連袂出席週四的早禱會,大家一起唱詩研經,渡過無數美好的清晨時光。

有一次他們兄弟兩夫婦,還在公司旁的餐廳宴請所有會友,甚至他也曾應當時CBMC亞洲區總幹事鄭宏志的請託,幫助某位弟兄財務調度的問題…;最重要的,是後來他們昆仲給我一次處理公司「人力資源專案」的機會,對湯尼、愛德華及他們的公司有更深刻的瞭解。

2007年5月28日見到湯尼時,他眼神呆滯、右臉歪斜、頸部疆硬、右掌微動、上身插著氣管與食管、下半身還掛著尿袋,而雙腳也無法動作;聽湯尼兩位愛女思柔、佩柔說,相較之前的情況,湯尼已起死回生,雙眼可以看人,右拇指已可上揚下壓,表達謝意;那時我想,命揀回來就是主的恩典,現在我能做什麼來幫助他呢?我想自己可以每週來探訪他,陪湯尼唱詩、讀經、禱告、說說家常,於是跟春玉姐說,我每週會來看湯尼。

記得七、八年前,我曾陪母親住院開刀,安裝膝關節,在醫院前後待了三、四天,窩坐在床邊塑膠椅,除了協助用餐、大小便、吃藥、擦身、按摩、聊天以外,大部份時間是枯坐、看書、發呆,然後全身酸痛,因此我打從心底佩服看護,看似輕鬆的工作,實則需要耐力及喜樂的心,否則難以為繼,而久病無孝子,真有它的道理;而要為病患及其家屬打氣,這可是一場心靈爭戰,只能前進,不能後退。

我來看湯尼,不像思柔專程從美國返台省親、佩柔放下工作全職照顧湯尼,那樣整天繞著湯尼三餐、復健、外出看診、針灸、按摩、洗身、放音樂CD、拍打身體…周而復始地照料,而我能為湯尼做的,實在非常有限。

去年5月20日我返回母校,跟校友一起歡渡政大創校八十週年校慶,在二、三十件紀念品中選購了三枚鐵灰色的楓葉徽章,原先只是為了別在西裝,當裝飾罷了。可是,主讓我明白湯尼復健之路,是一趟艱辛的旅程,我要陪他走一回的話,就要跟湯尼彼此約定,完成這趟經歷主醫治的見證,因此第二次探訪時,我送上一枚楓葉徽章,我跟他說:「湯尼!明年我們到政大後山走走,一起看楓葉,而這枚徽章就是我們的『約定』!」。


詩歌.流洩在四方

以前探訪弟兄姐妹,不論個人行動或是團體配搭,手上準備三五首簡譜,現場一首首唱完,就大功告成了。

我來看湯尼,原先也是想唱三首詩歌,牽手禱告後就閃人;可是我們原本就認識,我又不是來演唱詩歌或只作禱告,所以,後來就會先隨意聊天,閒話家常,再翻開環球傳道會編印的「讚美詩集」,展喉唱詩,三首、五首、七首、九首…,想唱幾首就唱幾首,尤其春玉姐、思柔、佩柔在場時,你點一首,我選一曲,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溜了過去,反正唱詩就是要唱到心裏去,唱到重擔交託,唱到心底湧現喜樂,唱到感受「主與我們同在」才算數。

得勝,得勝,哈利路亞」這是湯尼的進行曲;
滿足的喜樂」湯尼在主的面前,就有永遠的福樂;
奇妙的双手」常撫慰著湯尼,春玉姐說這是最能感動湯尼的歌;
我全心信靠我主」唱出湯尼穿過黑暗烏雲密佈,直上天堂路的決心;
最大的事」是湯尼最想唱給主的歌,春玉姐說這是湯尼獻給主的情歌;
讚美祂」湯尼的心情化作小鳥、紅花、流水、細沙,舉起他的心來讚美主;
恩典夠用」主耶穌告訴湯尼,神的恩典夠他用,來面對如今的試煉和痛苦;
耶穌全勝利」有湯尼必勝的決心跟勇氣,這是讓他右腳跟著節拍搖動的歌曲;
主是葡萄樹」應該是我們跟湯尼的心聲,我們是枝子,離了主,我們什麼都不能;
主慈愛比生命更好」湯尼改天可以為此作見證,真的!有主慈愛,生命才顯得可貴;
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」節奏輕快,堅定宣告的語氣,正是湯尼的最愛,有時他的右手拇指會跟著打拍子;
一切歌頌讚美」這首常配上動作的詩歌,代表湯尼的積極面,它無疑就是湯尼伉儷的指定曲,主是配得歌頌與讚美。

想到這些飛舞的禱詞與旋律,流洩耳際,繞樑升天,我們無庸置疑地說,詩歌是來幫助湯尼及親友,走過病得醫治的路徑,隨時站在見證主恩的位置,準備在時候滿足的日子,開口宣揚主奇妙作為。

這一天很快就要來到了,我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