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1023。石牌心事

題目:石牌心事。作者:謝增錦。刊載:1988/10/23。版名:論壇副刊。期別:1184。字數:1,472。

石牌,一個我並不陌生的地方。


初次的相見,是在何兄弟醫師被按立為長老的感恩禮拜。從景美萬隆到北投石牌,東繞西轉的也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,住慣了臺北南端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北端找禮拜堂,可真不是一件「容易」的事啊!


那時,何嘗料想有那麼一天,會成為這間禮拜堂的實習神學生?按下快門的剎那,又怎會想到鏡頭中的年輕夫婦,竟然是日後接待我和妻安渡週末夜晚的長老伉儷?


如今,我不僅領教過長老大口吃飯、大碗喝湯的港式豪情,也體會了五時三十分清晨「饗宴」的美好祝福,更欽佩他一五0個伏地挺身之下的虛「懷」若「穀」,誠願長老「化能量為能力」、「以個人紀律配合上帝恩典」的榜樣也能成為我的見證。


家樂團契橫跨人生在學、在職的兩大階段,越過國中、高中、大專、社青的四大領域,這個英雌豪傑來自四面八方、三山五嶽的「愛之組合」,實在是個極其溫馨的家。


儘管聚會人數常在「個位數位」與「兩位元數位」之間遊動;儘管有時輔導人數與契友人數常成一比二的局面;儘管會前禱告會幾乎成了輔導們專利的守望台,但家樂依然是個蒙神眷顧的團契,不愁地方,不愁支援,要什麼有什麼,只要契友願意主動參與,用心思想主在其中的引導,這個「家」想必始終是常盈頌讚、充滿喜「樂」的。


少年十五二十時,該是怎樣的心情?眼看教科書、手按電動玩具、耳聽聖經故事、心想…的年紀,又是怎樣的慘綠年華?若論「超級馬利」的遊戲滋味,若聊「第一滴血」的英勇情節,少年團契的你們足以為我的老師、先進,而前後將近五十個日子的相處,你們純稚的容顏、靈動的身影告訴我——生活可以更單純,生命卻要更豐盛,不然,輔導也不過是禮拜天上午十點半才能「見一次面」的人罷了!


透過「開天闢地創世紀」、「管理思考的自我訓練」的課程,與你們一起思想神的話語,是多麼「有意思」的服事啊!雖然,多少次為你們「來不及」准備課前作業獨自黯然,多少次為你們存心賴皮「老師講,學生聽」的態度愁上眉頭,可是,主耶穌卻為我打氣「你的弟兄若都像你,那還需要上這課?你的姊妹若都像你,那還願意上這課?」可不是嗎?在恩主面前,我們都得努力學習,盡上自己的本份,只是你、我所要擺上的「不同」而已。


在桃園八德、新竹芎林佈道的時刻,真是為教會向神獻上感恩,因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領受福音的人不多,領受又能分享的人更少,而我們教會也能將啟人心扉、活人靈魂的大好消息傳給「未得之地」,豈不是天父格外厚恩?然而屈指算來,這樣的福份能有幾位肢體享受?是否其他兄姐尚未向神「大大張口」?


至於,聚會來造就、行醫去佈道,神的帳幕一步步向外擴張,誠然可喜可賀,但是否有人思量過,難道「基督徒」只是和「來信耶穌,去傳福音」八個字畫上「等號」的人?是否聖經中的基督徒具有更深沈邃密、更廣泛博大的精意?這是我正在思想的課題,也請大家告訴我——你的答案!


曾經向神問道:難道祢塑造一個器皿,是以苦難的火和安慰的水,然後再調上高過人意念的恩典?難道你以人的艱困營造出一層層的危山峻嶺,再以你的祝福勾勒出一灣灣的清流溪澗,而在我生命的圖版上顯現你那種種奇妙、點點福樂 ?神說,是的!因而默禱;那怕疊嶂再險,那怕重山再高,若澗水長流,清溪圍繞,我願山水相環,福禍同得,因我深信有主同在,萬物相得益彰。


於是,我穿過雙親關係破裂、財務恩怨的生之幽谷,也經歷了妻懷孕、生產的歡欣喜悅,而陪伴我走過這段旅程的,是你們為神國大發熱心的禱告,是你們為主仆竭盡所能的關懷。至今,故事也告個段落了,而你們毫不遲疑的關照、真誠無偽的問候,卻在心版銘刻林前十三章的「鮮活註解」,是我傳道行囊中最珍貴的「愛篇」。


石牌,一個我並不陌生的地方。